龙华地铁线路偏少,为啥呀?交通堵 出行难怎么破?


2017-08-21 来源:晶报     编辑:何畅



由龙华区委统战部主办、晶报承办的第一期“同心龙华”议政厅活动8月17日下午如期举行,首期议题剑指龙华“出行难”问题。


 

论坛嘉宾各抒己见,把脉龙华交通。

 

原标题:

交通堵出行难,龙华区怎么破?

关切民生,龙华区委统战部打造“同心龙华”议政厅平台,首期聚焦龙华交通

深圳新闻网讯 “四号线暑期客流超过60万人次/天,早晚高峰期人都挤成了照片了!”

“未来五年,龙华缘何与深圳轨道交通建设高峰期失之交臂?”

“龙华的有轨电车什么时候正式开通?”

“龙华停车位缺口高达30万,静态的交通违法也直接影响着动态的交通,怎么办?”

“共享单车遍布了深圳的大街小巷,环保出行的同时带来人车混行,这该怎么破?”

……

由龙华区委统战部主办、晶报承办的第一期“同心龙华”议政厅活动8月17日下午如期举行,首期议题剑指龙华“出行难”问题。龙华区领导、专家学者、统战人士、区职能部门人士和市民代表等近百人“现场议政”。

据悉,开展“同心龙华”议政厅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政府部门、统战相关成员和市民群众多方对话的机制,为区委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的依据,打造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的龙华平台。接下来,龙华区委统战部还将把“同心龙华”议政厅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争取把活动办成龙华品牌。

功能定位变

龙华应规划更多商业办公建筑解决“职住分离”

过去5年,龙华区的常住人口增速达到19.8%,是深圳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而“职住分离”(即居住在龙华,上班则要离开龙华的“潮汐现象”)的特点,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出行难的问题。龙华区该如何通过做好城市定位和交通规划解决这一难题?当日“议政厅”首先就这一问题开议。

举办活动前,主办方对外发布H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7%的人认为,城市规划不合理是造成龙华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专业院院长刘龙胜一言蔽之:交通决定城市的位置或者它的规模,城市功能决定交通的形态。

刘龙胜摆出几个“3/4”:“十二五”期间,深圳市3/4的新增商业办公建筑(约1300万平米)预计是在福田中心、南山中心区和科技园片区。而全市新增住宅建筑3/4(约6500万平米)分布在龙华、宝安、龙岗。另一方面,根据对全市未来已批项目和城市更新用地的统计,新增住宅用地也是3/4,接近1.6亿平米的建筑量在原特区外,“上一轮全市总规划对龙华的定位有两个要素:一是全市的交通枢纽;二是福田配套的功能。基于这个功能定位,根据2013年一个数据统计:龙华总的建筑量或者建筑的结构61%是住宅,这种布局基本上决定了跨原二线关的交通需求肯定是非常巨大的。”

刘龙胜认为,要想使龙华交通拥堵得到真正缓解,必须转变龙华在整个城市中的功能定位,否则,不会取得根本性好转。所谓转变区域功能定位,一定要从福田的配套功能区转变为真正的深圳北部中心,“要从这几方面做工作:一、重视龙华区产业的发展;二、龙华区要呼吁一下,原特区内要多增住宅,商业办公则应转移到原特区外特别是龙华区来;三、龙华区要加大在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投入,解决辖区居民上学和就医问题,使辖区居民不用为上学和就医跨区出行。”

市政协常委、龙华区工商联主席陈国雄对此表示赞同,他也曾以市政协委员的身份,向市里反映相关问题。他说:“交通规划,对产业、社区乃至整个区域的建设都将产生重大影响。而定位和规划如果没做好,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出行难这个问题不解决,将极大地制约龙华的充分发展和快速崛起。”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达志认为,龙华区至少要打造四个集合:高端产业聚集的集合;高端的创新要素聚集的集合;现代商务和消费的发展的集合以及现代交通体系当中的战略性枢纽,包括微循环的集合。

轨道建设快

呼吁将龙华列入第四期轨道建设规划体系

H5问卷调查中,大量市民留言呼吁加快龙华轨道交通的发展。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满姣给出了一组惊人的数据:地铁4号线当时预计最高客流量是2万人次/日,到2011年开通时,已是20多万人次/日。如今客流量达到60万人次/日,居全市第一。港铁公司将车辆运营间隔从原来的8分钟提升到2分03秒,已经到了极限。当然她也表示,4号线延长线正在加快推进。

龙华区人大常委、农工党龙华区直属支部主委,同时也是龙华区建筑工务局总工程师的陈可馨则披露了轨道交通建设的一组数据,以此表达对龙华居民出行难的看法。她介绍说,根据《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0)》征求意见稿,深圳市共规划轨道交通线路32条,总规模达1142公里。其中,龙华境内有9条轨道线,包括在建的地铁4号线三期工程,总长103公里,不到全市1/10。

不仅如此,今年7月份刚刚获批的《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年)》中,在2022年之前,深圳将形成15条线路、总长约57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但是龙华并不在新增线路之列。“可以这么理解,在2022年之前,龙华地铁线路不能增加。”另一方面,与其他区相比,龙华区轨道线网的密度也远远落后。“福田在轨道三期规划修编之后,2020年地铁线网覆盖密度为1.64公里/平方公里,罗湖是1.39,南山1.75,而龙华仅为0.38。”陈可馨说。

陈可馨直言,从交通设施建设角度来看,对龙华发展的支撑也是不够的。目前原特区内有6个与大型客流集散点衔接的接驳点,龙岗、坪山也有6个,龙华仅有深圳北站1个。

不过,陈可馨也解释了原因:线网规划须经国家批准,不是深圳市有需求就可以批准的,深圳市最后获批的轨道交通四期量很少。另外,地铁的建设周期长,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现在的交通问题。因此,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率先在龙华批准有轨电车的项目,以减缓区域交通压力,“要解决龙华交通问题,大运量的交通一定要加快推进,其次中运量的交通也要及时跟进,形成网络,短平快解决现在的出行难问题。”

现场,市民代表王远方也道出了许多龙华人的心声:轨道交通建设的缺位,与龙华区的发展趋势极其不匹配。

停车泊位增

建议加快推行宜停车和建设立体车库

停车难也是一大问题。在龙华许多老旧小区、城中村或者路面上,经常可见车辆乱停放,这也直接导致周边交通拥堵。数据显示,龙华区现在的机动车保有量50万,但划线的正规停车泊位是18.72万个,面上的缺口达30万。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民革深圳市委委员、经济委主任王雪指出,居住区应该增加停车位,特别是立体停车位,“市里现在大力鼓励停车立体化,假如小区业委会组织通过2/3以上的居民支持,做一个备案和报批就可以在小区内把停车场立体化起来。当然,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快推进。”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交通综治处主任科员、致公党龙华总支代表杨东龙也建议,龙华区积极对接市里面有关单位,从龙华选一批符合实际,又急需解决停车难问题的点,纳入立体停车库二期的试点建设方案。他同时还建议加快推进宜停车的推广和建设,“今年宜停车计划在龙华建设3000个泊位,这可以切实改善路面的乱停放现象。不过数量还不够,建议再增加。”此外,杨东龙还建议龙华试点建设区级的停车信息化共享平台。通过平台,统一全区所有的合规停车场信息,并打造停车APP,有效地提高停车位的使用率和周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