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在深圳骑单车以后或能走主次干道啦


2017-01-16 来源:读创新闻     编辑:邓涛



1月12日,读创推出关注深圳慢行系统的独家调查,报道了单车及自行车道在深圳城市场景中消失复又出现的过程。其实,早在2011年,深圳市政府颁布了《深圳市城市交通白皮书》,明确提出重构慢行网络,随后完善慢行交通也被写入了《深圳综合交通“十二五”规划》。


 



△新洲路自行车道(跨北环段)效果图。(福田来自福田政府在线)

作全市试点

规划多条自行车通道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将福田中心区作为全市试点,于2014年历时8个月研究编制了《福田中心区及周边片区慢行系统规划》,旨在区域内提高慢行系统的安全性、便捷性和舒适性。根据规划内容,在步行系统方面,福田中心区将针对区域内18条总长21.5km主要步行通道,开展慢行交通稳静化设计,包括进行交叉口窄点设计、人行过街抬高、对角过街设计,以及布设风雨连廊等措施。

并针对人流密集地区设置特色步行系统,主要为结合南侧中现有中轴平台,规划完善约6.0公里的空中连廊系统,大范围增加地面至空中连廊的竖向连接通道;对于福田中心区北部设有图书馆、书城、少年宫等文化公建,周末慢行人流集中,拟在周末封闭鹏程三路-福中一路交叉口,禁止机动车穿越,并在该交叉口及周边路段辅以窄点设计和行人过街抬高,形成周末行人优先区。

此外,计划在福田中心区规划多条自行车主要出行通道,分为对外出行通道及内部出行通道两个部分。对外自行车通道主要包括梅丽路-新洲路、中康路-莲花路-彩田路、莲花路和红荔路等4条通道,总长度约18公里。内部自行车通道主要包括福中路、福华路、民田路、益田路和金田路等5条道路,总长度约7.5公里。


△福田中心区自行车主要通道规划图。(福田来自福田政府在线)

交通稳静化试点已启动

11处过街设施将抬高

读创记者从福田区城管局了解到,上述规划中的慢行交通稳静化试点工程已于去年底启动施工。所谓交通稳静化是道路设计中减速技术的总称,即通过道路系统的硬设施(如物理措施等)及软设施(如政策、立法、技术标准等)降低机动车对居民生活质量及环境的负效应,改变鲁莽驾驶为人性化驾驶行为,改变行人及非机动车环境,以期达到交通安全、可居性、安全性问题。

本次试点工程涉及福中一路—鹏程一路、福中一路-鹏程二路、福中一路-鹏程三路、福中一路-鹏程四路、民田路-深南大道北侧辅道、中心五路-福华路、福华一路-民田路、福华一路-中心四路、福华一路-中心五路、福华三路-民田路、福华三路-中心五路等11处交叉口和6处路段人行过街(中心书城路段)设施。具体包括11处人行过街设施抬高,以提升步行通道网络的连贯性、安全性、舒适性;6处道路路口做转弯收窄,以缩短人行过街距离,提升慢行安全性;以及3个路口设置对角斑马线等,从而能够给予行人时空资源上的优先,解决目前慢行出行不便捷的问题。

福田中心区慢行系统项目负责人厉焘表示,上述项目计划于今年5月底完成。

一条500米的风雨连廊

 


△风雨连廊设计方案。(图片来自福田政府在线)

厉焘透露,深圳福田中心区风雨连廊试点建设也刚刚完成方案设计,并经过了专家评审,以及按照专家意见进行了优化完善。初步确定首先将在莲花西地铁站和儿童医院之间,建设500米长的风雨连廊。选择该路段的原因是因为,路段人行道比较宽,实施条件良好,行道树并不浓密,市民对于增加遮蔽设施的需求比较强烈。该项目有望在今年年中开始实施。

厉焘坦言,最初的规划是想实现中心区主要步行道都有风雨连廊,但实践中,因为各种因素可能落地困难,因而只能先试点。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部分道路宽度不足,无法达到实施的技术条件;有的路段要经过商业写字楼前,需与物业沟通,物业方提出存在影响景观、视野、风水等疑虑;还有少数路段,是专家认为,地下步行系统已经比较发达,没有重复建设必要。

至于自行车通道方面,读创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林-彩田片区已纳入深圳16个重点区域之一,将加快开发建设。结合片区未来交通承载需求,该区域将大力增加片区轨道、常规公交设施供给,提升公共交通能力,到2020年片区将有4、9、10号线通达。片区还将通过增加对外通道、完善道路微循环、搭建慢行网络改善优化交通。“十三五”期间,梅林—彩田片区将推进55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10个地块项目更新改造。而福田中心区自行车对外通道规划刚好跨越北环,衔接梅林和彩田,需结合片区的升级改造方案来逐步推进。其中最长的一条自行车通道梅丽路-新洲路,需沿新洲河设置,还涉及到新洲河改造,将与之同步实施。内部自行车通道则主要是在既有慢行通道上对自行车通行条件予以改善来实现。

这样的慢行系统究竟适不适合市民的慢行出行需求,还需有待时间检验。但从设计上,已经关注到出行细节。读创记者将继续关注深圳慢行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