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频发别害怕,福田专科医生给你支一招。
深圳新闻网2024年1月23日讯(记者 叶宏平 实习记者 何章媛)每年秋冬季都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近期甲流、乙流感染登上热搜,浑身乏力、流感频频受到关注。今年为何多出现呼吸道疾病交叉感染的情况?面对儿童群体,我们又应该如何预防呼吸道感染?近日,深圳新闻网记者分别采访了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许云和儿科副主任医师何樨,就当前流行性呼吸道疾病常见问题进行科普解答。
善于辨别呼吸道感染早期症状
许云主任告诉记者,呼吸道感染从病原学分类来看,主要分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非典型病原菌感染(包括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真菌感染等;从呼吸道感染部位分类来看,以声门为界,声门以上的为上呼吸道感染,声门以下的为下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跟普通感冒最大的区别是普通感冒症状相对较轻,而流感症状相对更重,出现持续发热、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更为明显。
而上、下呼吸道感染后的区别主要是下呼吸症状持续的时间较长,如果持续发热大于3天以上,剧烈咳嗽持续1周以上,或者咳嗽伴随有胸闷、胸痛、气促、咳血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排除肺炎的可能。许云提到,根据医院监测的数据来看,从2023年9月份开始,甲型流感及乙型流感的案例普遍较多,而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流感患者通过打喷嚏和咳嗽导致病毒释放到空中进行飞沫传播,若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引发感染。
提前预防远离呼吸道感染
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是呼吸道疾病的易感人群,也更易出现多种病原体的叠加感染。许云认为,呼吸道疾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预防措施。一是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流感病毒感染以及发生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二是日常生活中勤洗手,养成个人卫生良好习惯,必要时佩戴口罩。三是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时期,尽量减少前往人群聚集的场所。四是保持充足睡眠,饮食上多吃优质蛋白、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食物。
定期筛查减少患病风险
据悉,近几年查出肺结节的患者越来越多。“肺结节分为良性结节及恶性结节。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结节,只有少部分是肿瘤,为恶性病变,所以大家不必过度惊慌。”许云建议,体检时若发现患有肺结节,可找专科医生评估肺结节性质,并制定后续的随访时间,动态观察肺结节变化。
免疫力低下人群需特别关注
在流感病毒高发时期,关注儿童健康尤为重要。儿科副主任医师何樨告诉记者,孩子在家出现轻微的发烧、咳嗽等症状,可以暂时在家观察。如体温超过38.5℃,可以口服退热药,例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注意每次只能服用单种药物,需按照时间间隔吃药。如出现咳嗽症状,可多喝温开水,适当口服咳嗽、化痰药物。
儿科副主任医师何樨温馨提醒广大家长在日常做好相应预防措施。
何樨提醒道,若出现持续高烧不退、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并伴随脱水表现,如严重呕吐、腹泻,或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烦躁、在原有基础疾病症状明显加重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在她看来,有效预防流感的途径,便是提倡已满6个月月龄以上的宝宝进行常规疫苗的接种,并在日常做好相应预防措施。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关于学生在感染之后是否可以正常上下学,何樨告诉记者,按照疾控中心的相关要求,学生感染后建议在家休息一周,并在一周内佩戴口罩,减少传播风险。学生在退热后48小时,并在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的条件下,经医生评估后方可复学、复课。“流感是通过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的,在学校一定要做到勤洗手,不要用手去揉眼睛、抠鼻子、摸嘴巴。咳嗽时,用手肘外侧捂住嘴巴,戴口罩。这样能较大程度减少校园内流感的传播。”何樨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