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为我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和抓手。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进入到决胜的关键阶段,需要全社会坚持不懈的积极参与。更重要的是,脱贫攻坚不仅要致力于消除当前的贫困,帮助最后一批贫困人口脱贫,还要最大限度确保返贫和新出现贫困人口都得到及时帮扶,避免出现返贫和新发生贫困现象。在平台经济成为生产力新的组织方式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大背景下,需要以发展平台经济为抓手,建立和完善长效脱贫机制。
平台经济助力脱贫扶贫的内在机理
助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产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性和关键性依托。扶贫要真正实现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产业扶贫是一个重要途径,即围绕和挖掘贫困地区的某种资源或产品优势,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帮助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生产、组织和经营链条,创新精准扶贫的产业形态,并创造更多的就业和收入渠道。因而产业扶贫无疑是实现长效化脱贫效果的最有效的路径之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而且带动了电子商务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创造多渠道多形式的灵活就业机会。平台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一个有助于促进人与人协作和参与的生态系统,在跨越时空限制的更大范围内整合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平台协同下共同创造出新的价值。一大批平台企业崛起,为贫困人群提供了更多灵活就业和获取收入的机会。商务部数据显示,到2020年3月,全国农村网商突破1300万家,吸引了大批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网约车平台上,有51.5%是农民工、12%是退役军人、6.7%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这些都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就业群体。疫情暴发后,从1月20日至3月18日,外卖平台新注册的有单骑手数达到33.6万人。平台成为就业蓄水池,特殊时期有效发挥了稳就业的作用。平台经济发展还创造了更多居家就业和自主就业机会。
基于平台可以构建多方共赢的供应链扶贫模式。一些平台企业以“孵化”的方式参与扶贫,在帮助提升贫困人口的就业技能、为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新路径的同时,也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从而探索出一种可以实现多赢和可持续的扶贫模式。平台企业通过在各地广泛招募公司内外希望返乡创业的人员,为其提供如何在县域开展农产品供应链的理论和实操培训,并指导其在县域注册分公司,负责人在当地招募分拣、销售、配送团队,拓展县域中小餐厅市场。通过孵化平台孵化小型县域农产品供应链公司的模式,成功孵化了90位县域创新创业负责人,开拓了90个县域的中小餐厅市场,直接带动就业约3600人,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0000—50000元每月。
平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越来越多贫困地区脱贫扶贫的重要抓手。平台企业能够从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自身脱贫需求等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企业自身的技术和流量等优势,通过探索推出创新应用模式,来培养贫困群众的发展意愿,激发其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其脱贫致富能力。近年来,“直播+助农+电商”新模式在各地兴起,充分利用直播的传播优势帮助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助力脱贫攻坚。短视频平台通过发起一系列活动,发挥网络平台的流量优势,对贫困地区的特色旅游景点进行流量推送,帮助打造贫困地区的“网红”景区,并吸引平台用户到这些景区旅游和消费,最终实现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增加人们收入的目的。
各类平台在提升贫困人口就业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平台经济的全面发展,以手机为代表的各类信息终端日益成为新农具,对就业群体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网络扶贫工作的持续推进,许多地方都探索建立起技术服务中心或示范基地,引导和鼓励电商龙头企业、能人大户、专业协会和贫困户对接,以电脑视频、现场指导相结合等形式,传授农业技能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不断提升贫困人口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能力。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业还组织农民通过手机直播学习先进种植技术。农业高科技公司也在网上推出了“战疫情、助春耕”系列直播课,水稻专家杨远柱亲自直播讲授杂交水稻知识,同时在线观看人数最高时接近13万人。直播间还陆续邀请了多位知名专家和业内人士,围绕种子销售和种植技术等进行直播指导。
发展平台经济构筑脱贫扶贫长效机制
持续完善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发展平台经济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首先,农村平台经济发展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强有力的支撑,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有效推进农村平台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全国各地正加快发展以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大背景下,需要大幅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加快移动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在农村落地,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其次,农村平台经济的发展,还需要便利的交通物流系统等其他配套设施的支撑。需要按照促进农村一二三次产业融合的思路,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尤其是要将补齐贫困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短板作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在重点贫困地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集中建设物流服务中心,全面提升其物流配套能力,为发挥平台经济的扶贫脱贫潜力奠定重要基础。
深化拓展产业扶贫。从实践中看,产业扶贫过程中,包括政府、农村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并通过自身资源投入获得相应回报,农户或贫困群体可以通过产业发展获得比较稳定的收入,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发展技能。需要贯彻落实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推动互联网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乡村新业态。大力支持推广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农产品加工、特色农业发展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深化拓展产业扶贫。依托网络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将产品与贫困地区特色相结合,并逐步发展成为地区特色和品牌产品,从而扩大产品生产和销售规模,为贫困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和提高收入的机会,并在产业扶贫中持续提升贫困群众满足平台经济发展要求的就业能力和科学素养。
加强面向贫困地区多层次的人才培训,全面提升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就业的能力。受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水平不高等多种因素影响,许多贫困地区的人口对新事物的认知、理解和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偏弱,尤其是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偏低,导致过去几年在网络扶贫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就业被边缘化的现象,只能从事相对低端和传统的生产与服务活动,很难真正享受到平台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也为部分脱贫人口留下了返贫的隐患。只有针对性的人才培训和职业培训,才能从根本上防范由于技术发展造成的返贫风险,缩小贫困群体与信息社会之间的数字鸿沟,提高精准扶贫脱贫与产业升级的同步性和可持续性。因此,需要优化网络扶贫资源要素配置,加强政府与平台企业之间的合作。一方面,加大财政对于贫困地区和人口信息技能培训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进一步发挥平台企业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的优势,持续聚焦人才培养,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线上线下密切结合的人才培训活动,为农村平台经济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建立健全适应平台经济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新业态就业人员,特别是平台就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大多数都在老家农村参加了居民养老、医疗保险等,但其工作环境复杂、强度大、工伤高发。现行《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参保职工必须具有劳动关系,且由雇主缴费。新业态从业人员普遍是灵活就业或自我雇佣,绝大多数与互联网平台之间并不存在传统的法定劳动关系,而且多数存在“多平台同时就业”情况,难以满足现行工伤保障制度的参保条件。与此同时,现行的商业保险产品普遍存在保障范围窄、标准低、理赔难和缴费偏高等问题,难以充分解决新业态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障问题。因此,需要加快推进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适应灵活就业特点的劳动合同制度及社保缴纳规定。适应新就业形态发展趋势和要求,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灵活就业人员特点的失业保险制度体系,扩大制度覆盖范围;根据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的变化,将失业保险政策的费率调整、稳岗返还、技能提升、促就业服务等作为就业优先政策的调控工具,使之在保民生稳就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于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