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声音不残缺 福田成立广东首个残友主播培训班


2018-08-15 来源:深圳新闻网     编辑:陈飞



培训内容涉及互联网音频主播、电台搭建、个人节目录制剪辑等,以面授的形式为残疾人进行技能教学和能力指导,为他们在互联网+新媒体就业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杨忠萍在喜马拉雅FM有声书栏目录制音频节目。

在去年全国听障人士朗诵大赛上,杨晓晖一路披荆斩棘夺得头名。

深圳新闻网8月15日讯(记者 邓涛)“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一间安静的小房间内,喜马拉雅FM“电台主播”杨忠萍正在对老舍的作品《我们家的猫》进行声情并茂的吟诵。

以阅读为媒 让声音帮助残友叩开阅读大门

这个手机屏幕前头戴韩版休闲草帽,化着精致淡妆爱美爱笑的女孩每天都会在工作闲暇之余录上一段音频文件供网友飨食,与无数音频主播似乎并无多大区别。但这个声如莺啼,清澈动听的女孩却是一个腿脚不便的残友。

在街道从事残疾人综合职业康复工作的杨忠萍,因儿时罹患骨髓炎导致下肢行动不便。然而幸运的是,她有一副“被上帝吻过的嗓子”。用杨忠萍的话来说,每天利用闲暇的时间录制音频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让生活被书香充盈,同时也可以为视障人士分享优秀书籍,成为他们叩开阅读大门的钥匙。

“美好的声音,不残缺。录制节目的时候,我会忘记自己身体有恙”。杨忠萍告诉记者,在全情投入节目录制的时候,贴在身上“残友”的标签会自然消失,短暂的忘却自己身体的残缺,没有人会对她有特殊的怜悯和对待以及歧视,这些充盈的内心体验是别的行业很难给予的。

听障女孩自强不息觅得新生  

同样是幼时遭受厄运不幸致残,“主播”杨晓晖则在这个平台希望通过自身的故事激励更多的残友。婴儿时期因为打针药物过敏导致耳朵失聪,拮据的家庭无法负担起人工耳蜗和助听器高昂的费用,听不了声音说不了话,杨晓晖就这样在无声的世界度过了10年。

直到10岁那年,杨晓晖戴上了梦寐以求的助听器,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学习说话过程。为了教会她发音吐字,杨爸爸每天伏在杨晓晖的耳朵边说话,从字词到句子,从听说到读写,陪同她一起克服了学习语言的一道道难关。

“父亲不仅仅教我说话,还教我读书和做人,他告诉我,虽然我不能聆听世界的声音,却有观看世界的眼睛和感受世界的心灵”。如今杨晓晖戴着助听器可以听到外界发出的声音,加上读唇语,现在她可以唱歌讲段子,与外人的交流并没有太大的障碍。

挫折可以打败一个人,也可以唤醒一个人。靠着自身努力逐渐回到“主流社会”的杨晓晖喜欢上了朗诵和文学创作。因为对兴趣爱好极致的追求,在去年全国听障人士朗诵大赛上,杨晓一路披荆斩棘夺得头名,平日里所创作的诗歌也陆续被多家出版社的诗集收纳出版。

此时已然成为福田区文化圈小有名气的杨晓晖发现并不是每一个听障人士都像自己一样幸运,萌生了通过自身经历来激励听障群体自强不息的想法,只要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是可以回到“主流社会”的,以此鼓舞更多残友与命运做斗争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