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福田:包容精神在延续 走进石厦村


2017-12-13 来源:深圳新闻网     编辑:陈飞



两宋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变革时期。而当下年轻一代的深圳人很少知道,在福田区南部有一座村被誉为“的哥村”的村落,村内的六大姓氏之一的赵氏曾是宋朝皇室的后裔。


                  
 
 
 
航拍石厦村。
 
 
 这座因处石头之下而得名石厦的村庄,辖区总面积约1.04平方公里。
 
 深圳新闻网12月13日讯(记者 邓涛 实习生 李小辉)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在回顾中华文明史时曾总结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当今的西方与日本主流史学界认为,两宋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变革时期。而当下年轻一代的深圳人很少知道,在福田区南部有一座村被誉为“的哥村”的村落,村内的六大姓氏之一的赵氏曾是宋朝皇室的后裔。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沙头街道史志长卷《沙头之根》在描述石厦村姓氏时曾记载,“石厦赵氏原来是宋朝皇室后裔。”这简短一句,浓缩了石厦村赵氏后裔六七百年沧桑。
 大约600年前,在今福田区南部深圳湾畔,有一处隆起的浅丘地带,人称“打锡岭”。打锡岭,地势稍高而干爽,山下还有一处天然形成的大石岩可遮风避雨,石下也就自然成为来往渔民的歇脚之地,“石厦”一名由此而来。这座因处石头之下而得名石厦的村庄,辖区总面积约1.04平方公里,由旧围、上旧围、新屋三个自然村组成,村里最早姓氏为陈、李、张、龙、岑,至明朝洪武年间,石厦的赵、潘、莫、陈、李、张、龙、岑八大姓氏的雏形基本形成。
 一村容八姓 炮楼共御敌
由于石厦是多姓氏聚居村,各姓迁入有先有后,且一开始建村就分居三处,形同散沙。而邻近各村大多一村一姓,同一家族聚居,人强马壮,石厦村因此常受到侵害。加之官府豪强势力的巧取豪夺,使石厦村多次面临灭村之灾。好在赵、潘两家力量稍强,组织村民互相支援,几次化险为夷。面对这一形势,旧围、上旧围、新屋三个村的八姓村民意识到,只有团结才能保家。村民共议后集资在旧围建起石厦村第一个祠堂———敦睦堂。
敦睦堂不是一般的家族祠堂,而是石厦村各姓氏共有的。取名“敦睦”,意为和睦相处,守望相助。举凡全村大事,村民均来这里商议。敦睦堂也是福田区原有的15个行政村中唯一一个多姓氏共有祠堂。除此外,赵、潘两姓还分别建起两座家祠。一座是建于上旧围的“赵福善堂”,另一座是建于新屋村的“潘氏宗祠”。村里还建有一座“杨侯宫”,据说是为纪念宋朝名将杨延昭的,也是为了借杨家将的威名凝聚全村人心。
为了保卫村庄,石厦村还建了两座炮楼。一座建于上旧围,一座建于新屋,一北一南成犄角之势,分别为赵、潘两家所建。清朝中晚期到民国年间,政府腐败,内忧外患,村民生活日趋艰难,部分村民被迫离乡别井,外出谋生,甚至有一些被人贩子卖至美国当矿工。封闭的围村敞开了围门,到国外谋生的人数也逐步增多。
现在,原籍石厦村的村民已多达4500余人,而留在石厦村的仅存630人,有3800多人移居国(境)外,主要分布于香港地区及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等国家。
 包容精神还在延续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深圳湾畔的村庄,几乎都是大姓主导,排斥外姓。石厦这个小村显现出一种难得的包容精神,石厦的建村先辈们没有人会想到,这种精神竟成为数百年后崛起于深圳湾畔一座传奇城市的重要气质。同时,“包容”也一直在石厦村身上延续。凝聚先人精神的“杨侯宫”在石厦村的高楼掩映之下,这里香火依然旺盛。上香朝拜的人除了本村原村民,还有新栖息石厦的外来务工人员。
对于“外来者”,石厦依然表现出大度和包容。从这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国家人口流动的政策一放松开始,石厦这个小村子又开始迎来了新的“杂姓”时代。从1993年左右开始,湖南攸县人源源不断地来深圳石厦落脚,因大部分攸县人拥有1000多辆的士,加上家属,连带餐馆、小店、菜档等行业,小村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攸县人的影子。故此石厦村也被称为“的哥村”。
到了2000年左右,攸县新移民在石厦村的人数达到一万来人的高峰,成为石厦村最大的一个新外来族,人数是原村民的至少20倍。石厦攸县人目前石厦村已经成为密集程度最高的攸县人聚集地。
和其他城中村一样,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面对土地资源匮乏与城市更新的需要,石厦股份公司早在2009年便启动了石厦工业区的城市更新改造,拆除用地面积74119平方米,拆迁村民住宅面积25.3万平方米,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539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尝试,目前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石厦旧貌换新颜,一座现代化的综合体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