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福田:一探600年历史沙尾村的“破”与“立”


2017-11-13 来源:深圳新闻网     编辑:邓涛



深圳经济特区自1980年成立以来虽然只有短短30余年,可这片土地,却有着1600多年的城市史,见证了这一切历史变迁的,恰恰是如今被推上城市更新舞台的这些个深圳城中村。


深圳经济特区自1980年成立以来虽然只有短短30余年,可这片土地,却有着1600多年的城市史。

 深圳新闻网11月13日讯(记者 邓涛 黄思凌 实习生 李小辉 彭晓湄)深圳经济特区自1980年成立以来虽然只有短短30余年,可这片土地,却有着1600多年的城市史。见证这一切历史变迁的,恰恰是如今被推上城市更新舞台的这些个深圳的城中村。《飞越福田》栏目今天带你走进沙尾村,感受这座有着600年历史古村在转型升级之路上的“破”与“立”。

 沙尾行政村位于福田区西南部,由东村、西村、新村三个自然村组成,西有上沙、沙嘴,东接石厦、新洲,与上沙、下沙、沙嘴等自然村系一“沙”相连。曾由“黄温葛、莫余梁、杜钟郑、欧张陈”12姓氏组成,现莫、温、梁、欧四个姓氏的家族规模较大。据记载,大约600多年前莫氏先祖莫碧洲最早迁至沙尾,开枝散叶建村发展,现有面积约13万平方米。

据村里的老人介绍,“沙尾”两字承载着浓厚的历史,远古时期潮水不断冲刷,将这一片冲击程绵延百里的大沙地,在高山远眺,百里白沙地犹如一条巨龙,沙尾所处位置及地形则恰似巨龙的沙尾,“沙尾”的名字由此而来。

改革春风“吹”进沙尾村

现在的沙尾村交通便利,村内商业形态比较齐全,能够很好的满足居民的需求,成为了许多来深建设者走向城市的驿站,许多难以抹灭的情怀和与成长奋斗相关的故事在这里发生。沙尾股份公司总经理梁永光告诉记者,这个户籍人口只有1000多人的村庄,与外来人口的比重超过了1:40。和深圳许多城中村“破茧成蝶”的故事一样,在改革开放前沙尾人的生产方式以靠打渔种植为生,生活穷苦,许多村民因此逃港谋生,但由于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缺乏,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后,沙尾人勇立改革开放潮,组织起了一支“收旧队”。去香港收废旧轮胎、廉价衣裳、小商品等,靠着“人肉”运输的形式销往内地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后,沙尾村大部分土地被政府征用,余下少部分由村民集资修建厂房,开办“三来一补”企业。

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和先祖留下的优越地理位置和经商环境,1992年,沙尾村成立了沙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随后“三来一补”加工业的兴起吸引了内地大量务工青年“孔雀东南飞”,初尝富裕的沙尾人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便统一盖起了小洋楼租给来深建设者。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为此大量逃港人员纷纷选择回村定居。

但过快的城市化进程也衍生了许多弊端,产生了不少历史遗留问题。梁永光坦言,当时股份公司体制和管理滞后未能及时适应城市化的要求,沙尾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总体相对薄弱,村内道路狭窄、垃圾处理方式简单粗暴,各种管道、电线杂乱无章,并且缺乏公共绿地与体育等基础设施。同时由于流动人口逐年增多,人员构成复杂,群体中人员的道德素质良莠不齐,利益观、价值观呈现多样性,造成沙尾村一度娱乐色情行业泛滥,被外界贴上“小姐村”和“脏乱差”的标签。

“股份公司对于外来人口的管理收效甚微,而政府公共服务又很难进入到城中村。城管不了,村管不动,导致了城中村管理上的两位缺失。”梁永光表示,此类问题作为股份公司历届领导班子的改革前进中的主攻任务,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深入推进“城市质量提升”工作,虽然目前没有寻得行之有效的根治方法,但也一直没有放弃探索破局的良方。 

多措并举探索新模式

不破不立,沙尾村近年来正在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进行“刮骨疗毒”。梁永光告诉记者,近年来股份公司多措并举,大力引进社会各界的管理人才,希望通过注入新鲜血液的方式为股份公司的管理带来新的活力,以此破解管理僵局。同时成立“教育基金”,每年投入一笔可观的资金鼓励村里的子弟求学深造,用知识武装头脑后回乡建设。此外,股份公司也一直在尝试探索新的商业模式,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让资金“活”起来,逐渐摆脱单一脆弱的物业收租作为收支主要来源。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福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渐显匮乏,通过城市更新向存量要增量,成为解决CBD扩容之困的重要途径。沙尾村的改造又将一触即发,目前初步已有“百花齐放”和“凤凰涅槃”两组方案,将在沙尾建设研发设计基地、人才培训中心、展示交易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创意体验中心、创意孵化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

“根据规划,未来的沙尾将引领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新潮流,树立福田区新产业名片,打造深圳中心区域新城市地标,打造区域城市宜居生活典范,塑造福田区滨海门户新形象,建设面向香港的成市场窗口”。梁永光说,一个延绵数公里红树湾畔滨海“巨无霸”新城将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