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搭建骨灰撒海平台 91具骨灰魂归大海


2017-03-30 来源:福田网     编辑:黄思凌



深贵两地宣布共建骨灰撒海平台。此次清明树葬、海葬活动共有91具骨灰撒向大海,55具骨灰融入大地。


海葬树葬仪式现场,在龙岗吉田墓园。

树葬现场。

深圳新闻网3月29日讯(深圳报业集团特派记者 黄思凌)碧蓝的波涛之下,沉静了数百万年的大鹏湾海域迎来了新的居民。伴随着花瓣,一捧捧骨灰洒向大海,深圳市第37次海葬活动日前在大鹏湾海域举行,同日进行的还有第11次树葬活动。据了解,此次清明树葬、海葬活动共有91具骨灰洒向大海,55具骨灰融入大地。目前,深圳市已组织群众累计将36409具骨灰撒进大海,树葬483具,为深圳节约了大量的殡葬用地,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

记者在现场获悉,本次活动还有来自贵州省贵阳市的7个家庭带着他们的8位亲人的骨灰参加海葬。在仪式上,深贵两地宣布共建骨灰洒海平台。深圳市殡葬馆负责人表示,深圳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推进节地生态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深圳殡葬部门非常愿意和贵阳等内陆城市合作,提供海葬服务的平台,共同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贵阳市民政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贵阳是内陆城市,无法实施海葬,为了满足部分逝者遗愿和家属要求,让逝者的灵骨能顺利地洒向大海、回归自然,深圳为贵阳提供了大力支持,打开了离贵阳最近的海上通道。这是沿海发达地区对内陆城市的支持和帮助,也是政府关心民生,体恤民生的重要体现。

绿树为家,天堂也有朋友圈

在吉田墓园的仪式现场,庄严肃穆,天空下着蒙蒙细雨,远处的青山依稀可见。一百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逝者家属聚集在这里,举行深圳深圳市11次树葬和第37次海葬仪式。

在树葬现场,家属们排着队,手捧着亲人的骨灰洒向大地,骨灰通过导管融入大地,伴随着呢喃和抽泣与亲人做最后的告别。树葬现场位于一棵大榕树下,巨大的树根盘根错节,深深扎入大地,连接着大地和天空。

家属刘先生表示,树葬,是一种诗意的告别方式,逝者长眠树下,滋养土地,待大树茂密成荫,又萌生出新生的希望。所以自己为94岁高龄去世的父亲选择了这样的方式。而就在这棵大树的旁边,还埋葬着2009到2017年间数百位参加树葬的的逝者,每年的逝者共同拥有一块整洁的墓碑,上面写着他们的名字,9块墓碑围着大树根部形成了一个圆圈。

市民何先生带着一家人将父亲的骨灰树葬,“一棵树下环绕着几百个先人,老人在天堂也有另一个‘朋友圈’,不会寂寞的。”所以,他和家人选择了用这种告别方式和吃了一辈子苦的父亲告别。

大海见证,在每一片蓝色面前想你

家属代表寇老先生今年75岁,他出身革命世家,父亲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此次他是将母亲的骨灰撒向大海,老先生说:“我母亲是2014年去世的,骨灰撒海是她的遗愿。”他父亲早年参加革命牺牲,而母亲也是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战士,数十年来一直为革命和国家建设而奋斗。改革开放后,母亲在不断学习中使自己的思想与时俱进,她接受这种生态节地的新型安葬方式。

“母亲年迈时跟我们兄弟姐妹说,只要活着的时候,对她尽孝道,死后不要太铺张,一切从简,并将她的骨灰洒向大海。”寇老先生说,此次他将父亲的一部分骨灰拿出来和母亲一起撒入大海。“以后在世界各处,只要在海边,就能和母亲说说话,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怀念方法。而我以后也会选择这种海葬的方式。

“爸,你一路走好”来自东北家属杨先生从包里掏出了白酒和一包“长白山”牌的香烟,还有一包用红色塑料袋装着的一把黑色泥土混着骨灰一起撒向大海。杨先生告诉记者,这次是专程从吉林赶到深圳来送别父亲,特意从老家的带了一捧东北“黑土”和家乡的“长白山”香烟。

深圳市民蒋女士是来完成父亲遗愿的,她的父亲蒋老先生享年80岁,早年参加抗美援朝战役,1991年前后又奉命来到深圳建设大亚湾核电站。 “父亲为国家奋斗了一生,晚年还来到了南海之滨,骨灰撒海也是他的遗愿。”蒋女士表示,将骨灰撒在父亲生前曾参与建设大亚湾核电站附近仅一个大鹏半岛之隔的大鹏湾可以让他更好的安息。

陪同蒋女士一同前来的还有红十字协会的工作人员高敏女士,她告诉记者,蒋老先生品德非常高尚,除了立下遗嘱参加海葬,还捐出了自己的眼角膜,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来自福建的廖女士和女儿王小姐则是来送别孩子的爸爸王先生。王先生于1991年去世,而此时距离他的女儿王女士出生不过十几天。十几年来母女俩相依为命,今天为他选择了海葬。 “他是台湾人,送他回台湾安葬的难度很大,加上他生前很喜欢大海,所以我想用海葬的方式送他回到家乡。”廖女士表示,以后母女俩也可以对着大海寄托哀思,而不是面对着冰冷的骨灰盒。

 家属倡议破除殡葬陋习,积极参加生态葬法

寇曙光先生作为逝者家属代表发言,他表示,殡葬改革是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变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破除殡葬陋习,文明节俭办丧事和不占土地或者少占土地的生态葬骨灰处理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重殓厚葬和愚昧迷信的陈规陋习也已逐渐被厚养薄葬、文明祭祀所代替,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与土葬、火葬等其它安葬方式相比,海葬、树葬既节约了土地,又减少了殡葬支出,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绿色安葬方式。

因此,寇曙光倡议广大深圳市民和全国人民积极参与海葬、树葬活动,冲破传统的“入土为安”的思想,来自自然回归自然,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净土。

为加强宣传生态葬,此次活动还向社会开放,让市民体验、观摩、感受海葬树葬活动现场,让更多市民全方位了解、支持节地葬法,共同推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观海葬的深圳市民廉颖告诉记者,自己在福田开了一家公益书店,这是第一次参观海葬和树葬,深深的被震撼了。廉颖表示,自己是学心理学的,以前也有接触关于生死教育这一方面的内容,所以有一定的了解。很多市民缺少正确对待死亡的观念,人必有一死,除了在世时好好和家人相处,去世的时候也应该尊重自然,不要给自然和家人带来太多麻烦。廉颖说,选择海葬和树葬不仅非常环保公益,而且目前是免费的,可以减少家人的负担。

记者手记:生命的最高秘密是达观

《庄子杂篇·列御寇》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 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榔,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 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翻译出来:庄周快要死时,弟子们想厚葬他,他对弟子说,我死了以后不要埋葬了,扔在野地里就行了。弟子找了一个非常好的理由来说服他,说扔在外面是没关系,但是您的尸体可能会被老鹰和乌鸦吃掉啊。庄子说:“扔在外面是会被老鹰和乌鸦吃掉,但是埋到土里,最后也会被蝼蚁吃掉。你们现在是要从老鹰和乌鸦嘴里抢东西给蝼蚁吃吗?我把天地当棺椁、日月当玉壁、星辰当珠玑,万物当赍品,一切葬具都齐全了。还需要什么呢?”

所以,葬礼办理的方式固然需要合情合理,对于死亡的观念也需要智能达观。如果能够将舖张的丧葬费用节省下来,做一点慈善事业,让死者的遗爱长留人间,或是将完好的器官捐移给需要的人,这不仅对社会有崇高的贡献,积阴德庇子孙,亡者也能得到冥福,这实在是很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