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社区养老”模式园岭街道7675名老人老有所养


2014-01-27 来源:深圳晚报      编辑:江津晶



园岭街道瞄准社区养老方向,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社区养老事业,努力探索“多元化社区养老”新模式。


福田讯(深圳晚报记者 汪仕林 通讯员 陈泽平 陈立新 文/图)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深圳经济特区已不再年轻。当年的拓荒牛逐渐进入老年人行列,从内地来投奔儿女的老龄人也越来越多,专业养老机构早已“一床难求”。在这种情况下,地处我市中心城区,也是我市最早建成区之一的园岭街道是如何破解社区养老难题,并形成“多元化社区养老”园岭模式的呢?

据了解,园岭街道现有60岁以上常住人口7675人,占常住人口总数7.6%,高于同期全市老年人口比例的5.0%,社会对专业化养老机构的需求与日俱增却“一床难求”,“421”家庭结构又使居家养老难以实现。于是,园岭街道瞄准社区养老方向,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社区养老事业,努力探索“多元化社区养老”新模式,打造“东面公办,西面民营,南北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借力周边医疗设施”布局合理的多元化养老服务圈生态圈。

摸清老人需求服务更贴心

“您老对养老服务有什么需求?”为了增强针对性,确保服务不错位,园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带领工作人员深入辖区老人中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需求调查,通过实地考察、组织座谈等形式征集社会及老人对街道养老工作的意见建议和养老服务需求,同时抽取辖区老人数量的10%作为调查样本,进行调查走访,形成调查报告。去年以来,街道组织实地考察12次,组织座谈15次,发放收集调查问卷800份。

作为全市首家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园东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由政府投资建成,交由民办非企业机构承接,可为辖区老人提供生活料理、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精神慰藉、娱乐等日间托养服务,年均服务约5000余人次,受到老人普遍欢迎。

在加大公办社区养老机构支持力度的同时,园岭街道加大监管力度,采取定期不定期走访、邀请服务对象参与评议等方式对公办社区养老机构的运营机构和其服务质量进行动态性监管,尤其是对公办社区老人日照中心开展短期托养等有偿服务进行报备审批制度,保证了公办社区养老机构的公益性。

目前公办的园东老人日照中心已成为全市社区老人日照中心的示范点,其他公办社区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的参考学习样本。去年以来,该中心共接待上海等地的参观学习考察团9批次,市长许勤、副市长吕锐锋、唐杰在考察时对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引进市场竞争提供“私人订制”

在发展公办社区养老机构的同时,园岭街道积极发挥市场作用,大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事业,探索兴办投资主体多元、管理服务模式多样,形成良性竞争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成功引导和协助辖区企业长城物业集团利用民间资本在百花片区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全国首家“3H颐养复康中心·百花园”旗舰店(3H即Healthy颐康、Happy颐乐、Harmonious颐和)。

该社区养老机构引进香港复康会先进管理技术经验和服务模式,依据国际认可的“安老服务统一评估机制”,为老人康复护理、托管、膳食、娱乐、健身和无障碍交通接送等社区养老服务,并可根据老人个人需要,提供专业健康评估,制定并实施个人颐养复康计划和健康管理等个性化服务。目前该机构已投入试运营,可提供床位42张,为经济条件较好的老人提供国际化高端日间照料和持续护理社区养老服务。

与园东日照中心一样,3H颐养复康中心也成为我市民间资本办社区养老事业的典型。2013年12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天等市、区领导莅临该中心指导考察,并对园岭街道引进民营资本兴办社区养老机构的工作表示肯定和赞许,并鼓励有关职能部门将这一模式向全市推广。

多元化服务圈日渐完善

除了在东部片区和西部片区布点不同模式的社区养老机构,园岭街道还在南北两面通过整合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星光老人之家等项目资源,配备专业社工队伍,为辖区老人提供照顾、护理、康复训练和娱乐休闲服务。

针对老年人普遍的医疗护理需求,街道充分发挥周边医疗机构多的优点,借助周边医疗力量为社区养老机构提供保健护理和紧急救援服务。目前街道已促进园东社区老人日照中心与附近的博爱医院、园东社康中心合作;支持3H颐养复康中心与附近市二医院开展医疗合作,努力填补了社区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短板,“社区养老多元化服务圈”日渐完善。

据了解,园岭街道还将引进美国最大的居家养老机构——HISC机构,利用该机构成熟的运营模式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为辖区老人提供生活照顾、温馨陪伴和卫生协助等专业化服务,实现居家养老的美好愿景。

大胆实践形成 多元化服务圈

养老事业是政府的重要民生工作,园岭街道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经过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目前已逐步形成一个布局合理、资源共享的多元化社区养老生态圈服务圈,在社会中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提供个性服务 满足不同需求

老人自身情况千差万别,个人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园岭街道的可贵之处在于,坚持社区养老机构差异化发展,满足各层级的不同需求,为不同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如在公办的老人日照中心,鼓励运营方在坚持以公益性服务为主的前提下,逐步开展日托、周托、月托等短期托养等服务;在民营的颐养复康中心,支持经营者重点开展专业化持续性养护服务,为患病老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还有可以提供温馨陪伴、精神慰藉、个人卫生协助等上门服务。服务的差异化,使社区养老机构服务对象更具针对性,服务范围更广,保证了社区养老机构的长效发展。

改造老旧物业 充分挖掘空间

空间受限一直是制约建成区养老等民生事业发展的掣肘。园岭街道充分发掘空间资源,2013年以来,积极协调上级部门在辖区内闲置的政府物业为园东社区老人日照中心扩大运营场所;支持和协助辖区长城物业集团利用自身物业更新改造,将原闲置办公楼改造成国际化标准的社区养老机构。支持和协助业主将老旧物业更新改造,建设社区养老设施,实现原有空间高效利用,为辖区养老等民生事业提供重要空间保障。

国际化视野 本土化实践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剧增,在破题社区自身养老难题的同时,为突破瓶颈,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先进经验不失为一条重要捷径。园岭街道3H颐养复康中心在全市率先引进具有50年养老及康复经验的香港复康会先进管理技术、服务模式以及人才队伍,同时在全国率先加盟与美国最大、最受信赖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HISC公司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养老设备和服务理念,将在日后本土化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消化、吸收、改良,对其他地区的社区养老事业起到极大的加速推动作用。

 

相关新闻

道德讲堂开进每个社区 汪仕林 曾烨 深圳晚报讯 (记者 汪仕林 通讯员 曾烨) “身边好人”、“阳光达人”等先进典型现身说法,传播社会正能量。园岭街道把道德讲堂开到每个社区,每个讲堂都有自己文化,每个月有学习活动,每次活动都有鲜明主题,促使社区形成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家庭和睦、文明礼让、融洽和谐的良好风尚。

去年以来,园岭街道全力推进道德讲堂建设,辖区内7个社区工作站根据辖区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各设立一个符合自己辖区居民要求、有自己主题风格、有自己的重点特色、有自己规划标准的道德讲堂,如八卦岭工业区主要体现以“义、信”为核心的道德体系;白沙岭学校区主要体现以“礼、智”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园岭老住宅区主要体现以“仁、礼”为核心的道德体系。

为此,园岭街道组建了一支30人的讲师团队,他们都是来自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普通百姓,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让更多辖区居民参与“道德讲堂”建设活动。目前,在7个社区工作站、1个学校、1个企业建立了9个道德讲堂,共开展活动20余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爱心人物”、“阳光达人”、“美德少年”等先进典型现身说法,吸引辖区居民1000余人次。不仅使居民接受教育,同时互相交流,密切邻里关系,提升社区向心力,使居民综合素质在活动中得到不断提升。

园岭民生数据

2013年,园岭街道共举办公益招聘会5场,有效开发就业岗位4369个,促进失业人员就业802人,实现困难就业人员就业358人,发放就业专项资金2076万元,调处劳资纠纷62宗,追回欠薪554621元。完成5个垃圾分类小区创建,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培训等文体活动553场次。为75户低保户发放64万余元,为58人发放临时救助33万余元,对115名优抚对象发放优抚金154万余元;为490名老人发放高龄老人津贴112万余元,在“2013年福田济困扶弱计划活动”中为残疾人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共144万余元。


[编辑:江津晶]